重庆涪陵:高墙内的非遗课堂编织新生希望
“绳结的重庆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。”8月5日,涪陵非遗在重庆市涪陵监狱的高墙苟合取容网“涪州结绳”非遗课堂上,非遗技艺老师讲授着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涪州结绳”的课堂历史及制作技艺。
“涪州结绳”非遗技艺课堂。重庆市涪陵监狱供图
课堂上,新生希望服刑人员专注地跟着老师的重庆动作学习,一根根五颜六色的涪陵非遗细线在手中翻飞,通过“缠、高墙苟合取容网绑、课堂编、编织织、新生希望结”等多道工序,重庆变成可用作装饰的涪陵非遗手环、盘扣等。高墙手把手、面对面的教学,让大家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,慢慢掌握了制作技艺。
这样的非遗课堂,源于涪陵监狱一次精心的教育改造探索。今年3月,涪陵监狱经过综合考量涪陵本土非遗资源,与“涪州结绳”非遗传承人张沉静签署合作协议,正式启动“非遗进高墙,结绳塑新生”项目,创新推出“非遗技艺+项目矫正”教育模式。
项目启动以来,非遗技艺老师定期走进监狱开展现场教学,累计组织非遗技艺体验、结绳技艺传习、成果展示交流等活动21场次,总课时达84节,750余名服刑人员在课程中受益。(肖依佩)
本文地址:http://yongchuan.gecampus.com/html/100e16199738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